子步入初中后,闺蜜的心便悬在了嗓子眼,担忧儿子会在中考中失利。
她不断告诫儿子,若再不加倍努力,错过高中,大学也将遥不可及,前途堪忧。然而,某天,孩子情绪失控,愤怒地大喊:“烦死了!你们有能力,自己去学啊!”
罢,他猛地关上了门。
后的一周,闺蜜叫儿子吃饭,他要么称不饿拒绝,要么简单吃几口便罢,其余时间则闭门不出。
闺蜜忍不住哭诉:“现在家里吵吵闹闹的,已经冷得像冰窖一样,这该如何是好呢?
北京中青联教育研究院院长王占郡表示:“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会面临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们的内心情绪波动较大,追求独立、私人空间、自由以及权威等。他们渴望成为大人,但又无法完全脱离父母;期望获得掌控感,却又缺乏自控能力。
当孩子步入青春期,或许我们父母的教育方式确实需要做出一些调整。以下是四种青春期孩子最反感的行为,尤其是第四种,家长们需格留意
过于追求事事显示优越感的父母
往往难以赢得孩子的真正尊重
布鲁诺,这位意大利教育家曾言:“若父母身处高位,持续挖苦与贬低孩子,只会激起孩子的反抗情绪。”
那些被父母优越感打压的孩子,如同背负冤屈的罪犯,时刻等待着审判的降临。
在家庭中,父母如同审判长,而家则成为了审判庭。
一晚,侄子正专注于暑假作业,门铃突然响起,原是同学邀他共玩。侄子轻掩房门,对同学说:“我尚需完成作业,完成后即去找你。”
嫂子误以为侄儿要外出,激动地说:“现在不能出去,必须完成作业。白天那么多时间你不好好利用,只知道打游戏、睡觉。猪都比你勤快……”
侄子听后急了,委屈地反驳:“我并没有说现在要出去,你一直唠叨,真的很烦。”
嫂子一听,怒气更盛:“怎么?说你两句就开始顶嘴了?翅膀硬了?
战火即将爆发。
子原本打算写完作业去玩耍,但被嫂子的批评和讽刺所打击,这不仅削弱了他写作业的主动性,也伤害了他的自尊心,使他变得更加抵触。
博主@刘小波曾指出:
“父母频繁否定孩子的能力,其根本原因在于试图贬低孩子的价值。通过降低孩子的价值感,他们能在与孩子的关系中维持一种优越或权威的地位。”
这两行字简洁而深刻,获得了超过2000个点赞。
从小到大,无论我做什么,父母总是挑剔不满,让我备感压力。如今,我终于挣脱了这种束缚。
孩子痛苦的根源往往来自于家庭中不平等的地位和父母的优越感,这些因素也塑造了他们叛逆的性格。
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言:“你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在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一些父母凭借自身的优越感,利用权威控制孩子,企图展现自己的地位,渴望得到孩子的尊重。然而,孩子如同弹簧,受到的压力越大,反弹的力量也越强。
在这种对立与矛盾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逐渐拉远。
相较于展现优越感与打压孩子,更好的方式是平等对待,尊重并鼓励孩子,成为他们信赖的朋友和坚实的后盾。
爱哭穷的父母
会破坏孩子积极的金钱观念
纪录片《急诊室故事》一个13岁的男孩让人心酸
他遭遇了一场车祸,双腿被货车碾压得血肉模糊。
术后,尽管忍受着剧痛,他仍没有哭泣,反而不断向妈妈道歉,担忧高额费用给家庭带来负担。
妈妈泪流满面地说:“别道歉,是妈妈对不起你。我们家其实有钱,平时说没钱是骗你的。
在心疼这个孩子的同时,我也深刻感受到了父母假装贫穷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创伤。无论家境如何,都应该是大人自己面对的问题。
木婉清集团的创始人毛毛姐发布了一段视频
她小时候需要20元学杂费,妈妈却为此哭穷两小时,最终不情愿地给了她。这种哭穷的经历对毛毛姐幼小心灵造成了伤害。长大后,她不自觉地以同样的方式伤害着家人。
她坦诚地表示自己是一个反面教材,深知这种方式不对,但这种模式已深深扎根于她心中。她总结道:“尽管父母维持生计确实艰难,但将不满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只能显示他们的无能。”那么,哭穷的心理背后到底是什么呢?心理学家认为,80%的人哭穷是期望获得他人的帮助。
显然,父母通过哭穷的方式发泄不满,实际上是将压力转移给了孩子,让孩子感到愧疚,以此达到掌控孩子的目的。与其选择这种方式,父母更应该坦诚地与孩子沟通家庭的经济状况,包括收入和支出,正视自己对金钱的需求,并积极地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金钱观念。
过于爱讲道理的父母
往往阻断了亲子沟通的桥梁
安妮特·巴尼克强调,教育应是一种启发性、挑战性的体验,
而非枯燥乏味的例行公事。
作为父母,我们应深思如何表达,使孩子能认真倾听。
以色列流传着这样一则寓言:
“道理”与“故事”曾造访一个村庄。村民见“道理”即唾弃,而对“故事”则热情款待。
“道理”向“故事”倾诉自己的烦恼,于是“故事”将自己的外衣赠予“道理”。当“道理”披上外衣再次进入村庄时,村民们纷纷笑脸相迎。
赤裸裸的道理,即便真实,也鲜有人喜爱。
青春期的孩子已深知许多道理,若我们一味地说教,只会激起他们的反感。
我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视频:
一位父亲,在凌晨3点20分发现儿子房间透出微弱的光芒。他轻轻推开门,发现儿子正在专心地玩游戏。面对比自己高半头的儿子,父亲选择了沉默。
几分钟后,他平静地对儿子说:“起来,把衣服穿好,我带你去个地方。”儿子显得有些心虚,但还是顺从地穿好衣服,跟随父亲出了门。
父亲带着他来到了附近的农贸市场。凌晨四点,农贸市场热闹非凡。儿子目睹人们忙碌地搬运货物,冷水清洗带泥的蔬菜,他不禁打了个寒颤。
父子俩经过一个正在摆弄蔬菜的婆婆时,她停下来,深情地说:“孩子,要努力学习,将来就不必如此辛劳。
有网友感慨:“若我小时候父亲能如此教诲,而非空谈大道理,现在的父子关系或许更和谐,我也不会如此叛逆。
心理学中有个“心理抗拒”现象:人们追求行为自由,当控制受限时,会采取对抗以保护自身权力。青春期的孩子面对父母过多的干涉和说教,容易产生这种抗拒心理。
通过带孩子亲身体验,他们能更好地理解不好好学习可能带来的生存压力,从而更深刻地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这样的经历有助于引导孩子从自身寻找问题所在。
    图片挟恩求回报的父母
       往往难以培养出知恩图报的孩子。
在《父母爱对了,孩子才优秀》一书中提到:
许多父母错误地将付出等同于爱,他们过度关注自己的付出,并因未得到期望的回报而抱怨。这种不恰当的爱的表达方式,既伤害了孩子,也最终伤害了自己。
许多父母为了孩子放弃工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孩子的学习中,将培养孩子视为生活的重中之重。
孩子成为了家庭的焦点,但当他们未能达到父母的期望时,父母的过度付出反而加剧了他们的痛苦,并影响了亲子关系。
小王的中考成绩不理想,已决定进入职高。然而,他的父亲对此不甘心,认为进入职高会毁了小王的一生,因此不惜重金将他送入普通高中。
上普高后,他的成绩不尽如人意,最终选择了一所专科学校。每当小王与其父亲意见不合时,父亲便会严厉地责备:“我都供你读普高了,你还想怎样?对得起我吗?”
因为父亲的频繁抱怨,小王渐渐变得麻木。大学毕业后,他选择远离父母,独立生活。
社会心理学研究显示,所有关系都基于利益交换的原则,一旦一方感受到不平衡,关系便难以维持,亲子关系亦不例外。
父母通常期望孩子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他们常以过来人或父母的身份,引导孩子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并为此不懈努力,心中早已勾勒出孩子成功的蓝图。
当画卷被撕毁,面对徒劳无功的结局时,他们痛苦而又无奈地挣扎,最终却伤害了自己。
作家梁实秋曾说:“父母的爱,源于天性,自然流淌,如同天降甘霖,不可阻挡。这是一种无条件的付出,不求回报。”
孩子如同树苗,而父母无条件的爱则是滋养其成长的肥料和阳光,为其提供了一个茁壮成长的环境。待他们长大成人,便会成为父母坚实的依靠
反之,只有那些无条件爱孩子的父母,方能收获孩子同样无条件的爱。
身为母亲,我常常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才能更好地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不管教的勇气》一书指出:
只有与孩子建立了深厚的关系,我们才能在他们需要时提供有效的指导。
逞强、诉苦施加压力、以及说教设定条件,这些行为只会给青春期的孩子套上沉重的枷锁,让他们无法轻松前行,身心俱疲。
相反,我们应该给予孩子无私的爱和陪伴,成为他们坚实的后盾,让他们勇敢地面对未来,迎接属于自己的美好
让我们一起培养有梦想的孩子!
往期回顾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