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我的中国心之苏慧廉》 
视频来源:凤凰视频

1883年,一个23岁的英国传教士,第一次来到中国,在温州落脚生活。25年之后,在那个年轻人的影响下,温州人念圣经,做祷告,从信皇权到信神权,成为一座“上帝之城”。一直到今天,那个传教士修建的教堂,依然是今天温州城里最大的基督教堂。在长久以来的意识形态宣传里,来华传教士的故事被刻意边缘化,很多故事也就淹没在时间的深处,有的变了形,有的淡忘了......
1883年,清光绪九年。当时在英国,一个刚刚成为传教士不久的23岁的年轻人面临着工作的派遣,他心中暗自祈祷,“我愿意去任何地方,但除了中国”,可能是上帝有意的考验,年轻人果真被派往中国传教。年轻人的落脚点是温州,他的名字叫苏慧廉。
青年苏慧廉
由于前任传教士不久前病逝了,受英国偕我公会(循道会)的派遣,苏慧廉来到温州接力传教工作。当时年轻的他,不仅毫无经验,来到异国他乡,语言不通、文化不同,面对着满世界的“异教徒”,年轻的苏慧廉在温州的日子可谓举步维艰没有人愿意听他说的那一套理论,比如“上帝、耶酥、天堂”,每一个词都是当地人几千年以来不曾听到的新词,他们既不需要,也不感兴趣。
苏慧廉在温州建造的医院
为了传教,苏慧廉首先学习温州话,半年后以温州话讲道,并完成了《新约》的温州话全译本。苏慧廉在传教之时,人们送给他一个外号:太妃糖先生。比太妃糖先生更响亮的外号是“神医”,他随身携带的一些药品,给他攒下了不少的口碑。苏慧廉在居宅旁设有书院,为招徕听众,曾以随身携带奎宁、阿司匹林等常用西药治疗疟疾、感冒,教人如何戒鸦片等。渐渐的,随着前来求医的人日益增加,苏慧廉的传教事业也开始有声有色。
苏慧廉开办的艺文学堂
在华期间,苏慧廉开办了艺文学堂,还担任山西大学堂校长。他曾把在中国的传教事业比喻成一个三条腿的板凳:教会是一条腿,医院是一条腿,教育更是不可或缺的另外一条。苏惠廉效法使徒保罗,“和犹太人在一起就做犹太人,和希腊人在一起就做希腊人”,到了中国,就穿中国的服装,做中国人。其实像苏慧廉这样,对中国做出这么大贡献的宣教士,百年来不下上千人。但这还只是冰山一角。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